免責聲明: |
本公司所經營產品在其第三方平臺所發布的宣傳圖片、尺寸、插圖、文字描述、價格及其他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公司官網及公司人員電話溝通為準,如有誤解,請及時與公司反饋,我們會及時處理!
|
---|
非常規“氣”獲青睞
對于相對“富煤貧油少氣”的中國來說河北可燃氣體報警器,中國油企也是在未雨綢繆,而投資轉向替代類能源項目則表現出對未來能源需求結構變化的一種預判。
目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早已超過能源安全警戒線并高達55%;傳統來源的天然氣儲量也并不豐富。去年天然氣凈進口為122億立方米,未來隨著天然氣需求的繼續激增,我國天然氣缺口將達900億立方米。迫切的能源需求也使中國油企亟待增加海外油氣作業量。
煤層氣和頁巖氣都是商業化潛力很大的非常規天然氣,而且隨著傳統油氣資源越來越少,開發非常規氣源能夠很好地填補空缺,也成為大勢所趨。
目前國際石油巨頭都在逐漸轉戰非常規天然氣的區塊,一場能源開發的變革已不可避免。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抄底”時機,中國石油企業的海外收購并沒有減速。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國內石油巨頭去年以來的海外投資中,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等“氣”源項目愈發受到青睞。
油企加速海外收購
近兩年,中國油企巨頭海外投資極為活躍。普華永道數據顯示,中國企業2010年188宗海外并購交易中,有85宗和資源相關行業有關。
去年8月,中石油旗下子公司中石油國際投資公司聯手殼牌以35億澳元完成了對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煤層氣生產商Arrow能源公司的收購,為中石油成為國內最大煤層氣生產商奠定了基礎。就在上周,中石油又宣布,以54億加元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頁巖氣項目河北可燃氣體報警器。去年10月及今年1月,中海油兩次向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的頁巖油氣項目發起收購。
較之幾年前中國油企投注更多資金在傳統原油類項目上,現在的石油巨頭對油氣項目表現出了更為強烈的興趣。除了進行海外資產并購,中國油企還逐漸確立了中亞、中緬、中俄三大油氣管道布局,進行天然氣進口。
中國油企能頻繁收購也是緣于國際上沽售的油氣資產在飆升。金融危機后,多數石油巨頭都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河北可燃氣體報警器,國際大公司急于引進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少數股權伙伴,比如中國的石油企業,來降低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