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減稅政策是什么?一文幫你get到重點
上一條:沒有了下一條:消費稅改革:擴大征收范圍、調節稅率結構和征收環節
2017年以來,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確定實施減稅政策,包括簡并增值稅稅率、扶持特殊群體創業就業、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力度、個人購買商業保險稅前扣除,等等,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7月1日起,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
1、簡并增值稅稅率結構。自2017年7月1日起,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銷售或者進口農產品等,稅率為11%;生產企業2017年8月31日前出口附件2所列貨物,仍執行13%出口退稅率;對購進用于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的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
二、繼續扶持特殊群體及農村金融發展
2、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對從事個體經營和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分別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可上浮20%)和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浮50%)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各種稅費。
3、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即對從事個體經營和企業新接收的重點群體人員,每戶每年限額由8000元上浮20%至9600元和以每人每年定額由4000元上浮30%至5200元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
4、農村金融發展。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和對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
三、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和部分地區創業投資抵扣政策
5、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擴大。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采取查賬征收方式還是核定征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即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的,均可享受財稅〔2017〕43號文件規定的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
6、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自2017年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75%.
7、部分地區試點實行創業投資抵扣政策。法人合伙人和個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對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 分別抵扣法人合伙人和個人合伙人從合伙創投企業分得的所得;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試點地區包括京津冀、上海、廣東、安徽、四川、武漢、西安、沈陽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和蘇州工業園區。
四、商業健康保險支出允許扣除
8、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支出允許扣除。自2017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五、兩個行業增值稅免征政策
9、從事與新疆國際大巴扎項目有關的營改增應稅行為取得的收入。為繼續支持新疆旅游業發展,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新疆國際大巴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和新疆國際大巴扎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從事與新疆國際大巴扎項目有關的營改增應稅行為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10、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為繼續支持廣播電視運營事業發展, 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免征增值稅。
六、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
11、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對物流企業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
沒有了相關新聞